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CBDC? - CBDC定義、類型、目的、實施和影響
相关内容

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CBDC? - CBDC定義、類型、目的、實施和影響

央行數位貨幣(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,簡稱CBDC)是一種由中央銀行發行的數位形式的法定貨幣。與傳統的紙幣和硬幣不同,CBDC以電子形式存在,且由國家的中央銀行直接負責管理和發行。它是一種貨幣的數字版本,可以作為法定貨幣在經濟活動中使用。CBDC不僅是傳統法定貨幣的數位化形態,還代表了傳統金融系統與加密貨幣技術的潛在融合。本文將探討CBDC的概念、其與加密貨幣的區別與聯繫、全球發展現狀及其未來可能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影響。

coinglass_wiki_img

CBDC的歷史發展

央行數字貨幣(CBDC)的歷史相對較新,但它的概念和發展是現代經濟與金融科技變革的產物。CBDC的演變可以追溯到近年來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幾項重要趨勢,如數位化支付的興起、加密貨幣的普及、以及央行對貨幣政策工具現代化的需求。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央行數字貨幣是個新概念,但實際上它已經存在約三十年了。1993年,芬蘭銀行推出了Avant智慧卡系統,這是一種電子形式的貨幣。雖然該系統最終在21世紀頭十年初被淘汰,但它可以被視作世界上首個央行數位貨幣。

早期背景(2008年及之前)

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,數位貨幣的概念主要存在於商業銀行和支付系統的電子錢形式中,如信用卡支付、銀行間轉帳系統等。儘管當時已有電子錢,但它們主要由商業銀行或支付公司管理,央行並未涉及直接管理數位形式的法定貨幣。

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崛起(2009年)

2009年,比特幣的誕生標誌著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興起。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展示了一種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,由區塊鏈技術支持,且不依賴於中央銀行。然而,加密貨幣的波動性、匿名性和缺乏監管也引發了全球金融監管機構的關注。這促使全球各國央行開始思考如何應對這一數字金融的變革。一方面是對加密貨幣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和挑戰進行監管,另一方面則是研究如何利用數位技術優化現有貨幣體系。

初步探索(2014年左右)

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,中央銀行開始對數位貨幣進行研究。2014年,中國人民銀行(PBoC)宣佈開始研究發行法定數位貨幣的可行性。同年,英國央行也首次探討了CBDC的概念,強調了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可能對經濟的潛在影響。

全球範圍的研究與發展(2016-2020年)

2016年,瑞典中央銀行(Riksbank)提出了e-Krona的概念,旨在應對該國現金使用量下降的問題。瑞典成為首批探索CBDC的國家之一。與此同時,國際清算銀行(BIS)也開始呼籲全球央行加大對數位貨幣的研究。包括中國、加拿大、歐盟、日本、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經濟體的中央銀行紛紛啟動研究專案,探討數位貨幣的實施路徑。2017年,中國加速了對數位人民幣(DCEP,後稱為e-CNY)的研發,成為全球最早啟動大規模央行數字貨幣研發工作的國家之一。

試點和發展(2020年及以後)

2020年是CBDC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。隨著全球對現金支付需求的下降,以及COVID-19大流行對無接觸支付需求的激增,更多國家加速了CBDC的開發。

中國的數字人民幣

中國在2020年正式開始試點數字人民幣(e-CNY),並在多個城市進行大規模測試,覆蓋零售支付、企業交易等多種場景。這一項目得到了國際金融界的廣泛關注,被認為是全球央行數字貨幣專案中最具進展的一個。

歐盟和美國

歐盟通過歐洲央行(ECB)啟動了數位歐元的研究專案。2021年,歐洲央行宣佈進入為期兩年的數位歐元探索階段。美國方面,美聯儲也逐步加快了對數字美元的研究,但其步伐較為謹慎。

當今發展(2023年及以後)

如今,CBDC的研究和試點已成為全球央行的重點議程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和國際清算銀行(BIS)等國際機構也在協調各國央行之間的研究與合作。

中國:2022年,數字人民幣在北京冬奧會上得到廣泛應用,並繼續在全國範圍內推廣。

歐盟:數位歐元的研發繼續推進,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會正式推出。

其他國家:如巴哈馬的Sand Dollar、奈及利亞的eNaira等,許多國家已經正式推出了CBDC,並且在國內使用。

CBDC與加密貨幣的區別

雖然CBDC與加密貨幣(如比特幣、乙太坊)都依賴數位技術,但兩者有著顯著的區別。

發行方:加密貨幣通常由去中心化的網路生成,沒有單一的發行主體,而CBDC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,有明確的國家支持。

去中心化與中心化:大部分加密貨幣是去中心化的,不依賴單一實體控制,而CBDC是中心化的,由中央銀行直接控制和監管。

波動性:加密貨幣由於市場需求驅動,價格波動劇烈;而CBDC與國家貨幣掛鉤,其價值相對穩定。

隱私與監管:大部分加密貨幣具有一定程度的匿名性,而CBDC往往需要在中央銀行的框架下運營,具備更強的可追蹤性。

儘管有這些差異,CBDC和加密貨幣在技術基礎上有許多的相似之處,尤其是在區塊鏈或分散式帳本技術的應用上。隨著各國推進CBDC的開發,越來越多的融合趨勢開始顯現。

CBDC對當今金融體系的潛在影響

增強支付系統效率:CBDC可以極大提升支付系統的速度與效率,尤其是在跨境支付領域。傳統跨境支付流程複雜且昂貴,而基於CBDC的跨境支付可以減少中間環節,降低交易成本。相較于傳統的SWIFT國際匯款,CBDC可以顯著提升效率,降低成本。

推動金融包容性:在許多欠發達地區,CBDC有望為沒有銀行帳戶的人群提供方便的數位支付服務,促進金融包容性。

改善貨幣政策傳導:通過CBDC,央行可以更直接、更迅速地影響經濟中的貨幣流通,甚至可能實現對貨幣政策的精確調控。

挑戰商業銀行地位:CBDC的引入可能對商業銀行的傳統仲介角色構成威脅,尤其是在存款和支付功能方面。消費者如果能夠直接持有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,可能會減少對商業銀行的需求。


CBDC的歷史雖短,但其發展迅速。未來幾年,CBDC可能會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中央銀行將繼續探索其在促進金融普惠、提升支付系統效率、加強貨幣政策控制等方面的潛力。隨著技術的成熟,越來越多的國家可能會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,從而重塑全球金融秩序。

下载Coinglass APP
获得更好、更全面的用户体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