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量化紧缩QT?
相關內容

什么是量化紧缩QT?

量化紧缩(Quantitative Tightening,简称QT)是中央银行为了应对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等情况,采取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。它与量化宽松(QE)正好相反。量化紧缩指的是中央银行减少其资产负债表规模,从市场中回收流动性,以收紧货币政策,抑制通胀或经济过热。简单来说,量化紧缩是通过减少金融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,推动利率上升,控制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。量化紧缩的效果通常较为缓慢,因为它是一种渐进的政策工具。通过逐步减少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,QT能够避免对金融市场造成剧烈冲击。与量化宽松不同,量化紧缩的直接目的是减少市场中的流动性,因此可能会导致信贷条件收紧,投资和消费减少。

coinglass_wiki_img

量化紧缩的目标

控制通胀:量化紧缩的首要目标通常是抑制通货膨胀。当经济过热、物价快速上涨时,减少货币供应量可以降低过高的需求压力,从而缓解通胀。

减少金融风险:通过减少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,QT可以抑制因过多流动性带来的资产价格泡沫,防止金融市场的不稳定。

平衡资产负债表:量化宽松期间,中央银行会积累大量资产。量化紧缩则是为了缩减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,使其回归更可持续的水平,恢复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操作空间。

央行如何进行量化紧缩

停止购买资产:中央银行首先停止通过量化宽松购入的资产(如政府债券、抵押支持证券等),不再向金融市场注入新资金。

出售资产:为了回收市场上的流动性,中央银行可以开始出售先前购入的资产。出售这些资产将从市场上抽回资金,减少货币供应量,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压力。

不再再投资到期资产:除了直接出售资产,中央银行也可能选择不再将到期的债券收益再投资。这意味着,当先前购买的债券到期后,中央银行不会用到期的本金去购买新的债券,而是让资金从市场中流出,逐步减少资产负债表的规模。

提高长期利率:随着中央银行减少其对长期债券的持有量,市场上的债券供给增加,债券价格下降,导致其收益率(利率)上升。较高的长期利率将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消费者的借贷成本,进而抑制投资和消费,减缓经济增长。

实行量化紧缩带来的风险

经济放缓:由于量化紧缩会减少货币供应并推高利率,这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,甚至引发经济衰退,特别是在经济复苏尚未稳固的情况下。

市场波动加剧:量化紧缩会导致市场流动性减少、利率上升,投资者可能会出现恐慌性抛售,导致金融市场波动加剧。尤其在资产价格已经处于高位的情况下,量化紧缩可能导致资产价格的剧烈调整。借贷成本上升:随着中央银行出售资产或不再购买债券,长期利率可能上升,这会导致企业和消费者的借贷成本增加,抑制投资和消费,影响经济活动。

资本外流和货币升值:量化紧缩会使得本国的利率上升,吸引海外投资者购买本国资产,从而可能导致本国货币升值。货币升值对出口型经济体不利,因为这会降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。

美国:在2017年到2019年期间,美联储开始逐步实施量化紧缩,减少其在金融危机后通过量化宽松购入的资产负债表。美联储通过停止再投资到期的债券并小规模出售资产,逐步收回流动性。这一政策在2019年暂停,因为经济数据表明全球经济增长减缓。

英国:英国央行也在2022年开始实施量化紧缩,旨在控制由于全球供应链问题和能源价格上涨所导致的高通胀。英国央行通过减少再投资来缩减资产负债表。

量化紧缩是中央银行在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上升时,为了收紧货币政策、减少市场流动性、降低经济活动水平而采取的政策工具。虽然它有助于控制通胀和金融市场风险,但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,并带来市场波动的风险。

下載Coinglass APP
獲得更好、更全面的用戶體驗